(宋《开宝》)【释名】新罗松子。
【集解】志曰:海松子,状如小栗,三角。其中仁香美。东夷当果食之,亦代麻腐食之,与中国松子不同炳曰:五粒松一丛五叶如钗,道家服食绝粒,子如巴豆,新罗往往进之。
颂曰:五粒字当作五鬣,音传讹也。五鬣为一丛,或有两鬣、七鬣者。松岁久则实繁。
中原虽有,小而不及塞上者佳好也。
瑞曰:松子有南松、北松。华阴松形小壳薄,有斑极香;新罗者肉甚香美。
时珍曰:海松子出辽东及云南,其树与中国松树同,惟五叶一丛者,球内结子,大如巴豆而有三棱,一头尖尔,久收亦油。马志谓似小栗,殊失本体。中国松子大如柏子,亦可入药,不堪果食,详见木部松下。按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云:予种五鬣松二株,根大如碗,结实与新罗、南诏者无别。其三鬣者,俗呼孔雀松。亦有七鬣者。或云:三针者为栝子松,五针者为松子松。
仁
【气味】甘,小温,无毒。
曰:新罗松子甘美大温,去皮食之甚香,与云南松子不同(云南松子似巴豆,其味不及),与卑占国偏桃仁相似。多食发热毒。
时珍曰:按:《医说》云:食胡羊肉不可食松子;而《物类相感志》云:凡杂色羊肉入松子则无毒。其说不同,何哉?【主治】骨节风,头眩,去死肌,变白,散水气,润五脏,不饥(《开宝》)。逐风痹寒气,虚羸少气,补不足,润皮肤,肥五脏(《大明》)。主诸风,温肠胃。久服,轻身延年不老(李【发明】时珍曰:服食家用松子皆海松子。曰:中国松子,肌细力薄,只可入药耳。按:《列仙传》云: 好食松实,体毛数寸,走及奔马。又犊子少在黑山食松子、茯苓,寿数百岁。又赤松子好食松实、天门冬、石脂,齿落更生,发落更出,莫知所终。皆指此松子也。
【附方】旧一,新三。
服松子法:七月取松实(过时即落难收也),去木皮,捣如膏收之。每服鸡子大,酒调下,日三服。百日身轻,三百日行五百里,绝谷,久服神仙。渴即饮水。亦可以炼过松脂同服之。
(《圣惠方》)肺燥咳嗽:苏游凤髓汤:用松子仁一两,胡桃仁二两,研膏,和熟蜜半两收之。每服二钱,食后沸汤点服。(《外台秘要》)小儿寒嗽或作壅喘:用松子仁五个,百部(炒)、麻黄各三分,杏仁四十个(去皮尖,以少水略煮三、五沸,化白砂糖丸芡子大。每食后含化十丸,大妙。(钱乙《小儿方》)大便虚秘:松子仁、柏子仁、麻子仁等分,研泥,溶白蜡和,丸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黄汤下。(寇宗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