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简介
(《拾遗》)【校正】自木部移入此。
【释名】婆罗门皂荚(《拾遗》)、波斯皂荚。
时珍曰:婆罗门,西域国名;波斯,西南国名也。
【集解】藏器曰:阿勒勃生拂林国。状似皂荚而圆长,味甘好时珍曰:此即波斯皂荚也。按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云:波斯皂荚,彼人呼为忽野檐,拂林人呼为阿梨去伐。树长三、四丈,围四、五尺。叶似枸橼而短小,经寒不凋。不花而实,荚长二尺,中有隔。
隔内各有一子,大如指头,赤色至坚硬,中黑如墨,味甘如饴可食,亦入药也。
子
【气味】苦,大寒,无毒。
【主治】心膈间热风,心黄,骨蒸寒热,杀三虫(藏器)。
炙黄入药,治热病,下痰,通经络,疗小儿疳气(李 )。
【附录】罗望子 时珍曰:按:《桂海志》云:出广西。壳长数寸,如肥皂及刀豆,色正丹,内有二、三子,煨食甘美。
相关内容
《阿勒勃》由作者于 2024-05-22 创建并上传,古汉语-故事刊提供网络空间。如发现该作品上传人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