鱼

鱼图片
鱼
分类: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| 收藏:0 | 评论:0
更新:2023-05-18 02:12:52 | 人气:0
  (音桅。《拾遗》)【释名】鮰鱼(音回)、鳠鱼化、获二音。鱼果鱼化上声。䲚鱼癞。时珍曰:北人呼鳠,南人呼,并与鮰音相近。迩来通称鮰鱼,而鳠、之名不彰矣。鱼果,又鳠音

加入书架 打赏作者

内容简介
  (音桅。《拾遗》)【释名】鮰鱼(音回)、鳠鱼化、获二音。(鱼果左右结构)鱼化上声。䲚鱼癞。时珍曰:北人呼鳠,南人呼,并与鮰音相近。迩来通称鮰鱼,而鳠、之名不彰矣。(鱼果左右结构),又鳠音之转也。秦人谓其发癞,呼为䲚鱼。余见鲇鱼。   【集解】时珍曰:,生江淮间无鳞鱼,亦鲟属也。头尾身鬐俱似鲟状,惟鼻短尔。口亦在颔下,骨不柔脆,腹似鲇鱼,背有肉鬐。郭璞云“鳠鱼似鲇而大,白色”者,是矣。   【正误】藏器曰:生海中,大如石首。不腥,作鲙如雪。随朝吴都进鱼鲙,取快日曝干瓶盛。临食以布裹水浸用,与初鲙无异。   时珍曰:藏器所说,出《杜宝拾遗录》。其说云:隋大业六年,吴郡献海干鲙。其法:五六月取大四五尺者,鳞细而紫,无细骨,不腥。取肉切晒极干,以新瓶盛之,泥封固。用时以布裹水浸,少顷去水,则皎白如新也。珍按:此乃海,即石首之大者,有鳞不腥。若江河鱼,则无鳞极腥矣。陈氏盖因、二字相类,不加考究,遂致谬误耳。今正之。   肉   【气味】甘,平,无毒。   颂曰:能动痼疾。不可合野猪、野鸡肉食,令人生癞。   【主治】开胃,下膀胱水(藏器)。
相关内容
《鱼》由作者于 2023-05-18 创建并上传,古汉语-故事刊提供网络空间。如发现该作品上传人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