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简介
(音洛。《唐本草》)【释名】 (音栋)。
【集解】恭曰:牛、羊、水牛、马乳,并可作酪。水牛乳作者,浓浓味胜。 牛、马乳作酪性冷。驴乳尤冷,不堪作酪也。藏器曰:酪有干、湿,干酪更强。时珍曰:酪 ,北人多造之。水牛、 牛、 牛、羊、马、驼之乳,皆可作之。入药以牛酪为胜,盖牛乳亦多尔。
按:《 仙神隐》云:造法:用乳半杓,锅内炒过,入余乳熬数十沸,常以杓纵横搅之,乃倾出罐盛。待冷,掠取浮皮以为酥。入旧酪少许,纸封放之,即成矣。又干酪法:以酪晒结,掠去浮皮再晒,至皮尽,却入釜中炒少时,器盛,【气味】甘、酸,寒,无毒。时珍曰:水牛、马、驼之酪冷, 牛、羊乳酪温。
患冷、患痢人,勿食羊乳酪。甜酪合酢食,成血瘕及尿血。
【主治】热毒,止渴,解散发利,除胸中虚热,身面上热疮、肌疮(《唐本》)。止烦渴热闷,心膈热痛(《日华》)。润燥利肠,摩肿,生精血,补虚损,壮颜色(时珍)。
【发明】时珍曰:按:戴原礼云:乳酪,血液之属,血燥所宜也。
【附方】旧三。
用牛酪灌入即出。若入腹,则饮二升,即化为黄水。(《广利方》)马出黑汗:水化干酪灌之。
(藏器)
相关内容
《酪》由作者于 2023-04-28 创建并上传,古汉语-故事刊提供网络空间。如发现该作品上传人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