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简介
(蕹,去声。宋《嘉 》)【释名】时珍曰:蕹与壅同。此菜惟以壅成,故谓之壅。
【集解】藏器曰:蕹菜岭南种之。蔓生,开白花,堪茹。
时珍曰:蕹菜,今金陵及江夏人多莳之。性宜湿地,畏霜雪。九月藏入土窖中,三、四月取出,壅以粪土,即节节生芽,一本可成一畦也。干柔如蔓而中空,叶似菠 及錾头形。
味短,须同猪肉煮,令肉色紫乃佳。段公路《北户录》言其叶如柳者,误矣。按:嵇含《草木状》云:蕹菜叶如落葵而小。南人编苇为筏,作小孔,浮水上。种子于水中,则如萍根浮水面。及长成茎叶,皆出于苇筏孔中,随水上下,南方之奇蔬也。则此菜,水、陆皆可生之也。
【气味】甘,平,无毒。
【主治】解胡蔓草毒(即野葛毒),煮食之。亦生捣服(藏器)。
捣汁和酒服,治产难(时珍。出唐瑶方)。
【发明】藏器曰:南人先食蕹菜,后食野葛,二物相伏,自然无苦。
取汁滴野葛苗,当时萎死,相杀如此。张华《博物志》云:魏武帝啖野葛至一尺。应是先食此菜也。
相关内容
《蕹菜》由作者于 2024-05-26 创建并上传,古汉语-故事刊提供网络空间。如发现该作品上传人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